973计划项目“微纳光机电系统的仿生设计与制造方法”中期总结会顺利召开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12-08-30
        根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管理办法》的要求及科技部“973计划的工作部署,86-8日,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为第一承担单位的973计划项目“微纳光机电系统的仿生设计与制造方法在合肥市召开了中期总结会议。会议由第六课题承担单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先进制造所承办,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梅涛研究员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主持会议。科技部基础司重大项目处李非处长、科技部基础研究管理中心王公仆联络员,973咨询组责任专家南京大学郑有炓院士、哈尔滨工业大学强文义教授,中科院软件所戴国忠研究员,中科院电子所崔大付研究员,项目专家组大连理工大学王立鼎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伍小平院士、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蔡伟平研究员、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仓怀兴研究员应邀出席了会议本项目的承担单位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与参与单位中国科技大学、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中科院化学研究所、中科院电子学研究所、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课题负责人及学术骨干40余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科技部基础司重大项目处李非处长表示,“973项目强调三个更加,即更加聚焦定位瞄准国家需求;更加重视科学问题的导向,解决或者逼近关键科学问题的解决;更加重视团队建设,打造优势基础研究团队。此外,他还建议在项目今后的执行与验收中,希望各课题进一步将研究方向向最终的研究目的汇聚,各课题间进行更深入的实质性合作。
        会上,项目各课题负责人分别就项目开展以来的研究进展、研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后续研究工作计划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汇报,并与各位专家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立项以来,项目组发展了能够描述多场耦合条件下材料微结构形貌分叉和非线性多时空尺度演化的相场动力学方法,严格建立了微纳结构黏附力学模型,提出了基于严格耦合波理论的亚波长光栅的分析模型;对多种昆虫足和复眼的功能表面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了观察、比较和筛选,初步筛选出了可供仿生研究的最适昆虫种类;利用仿生方法制备了形貌可控的微纳结构及阵列,发展了几种硅基及非硅基的跨尺度微纳米结构阵列制备方法,探索了硅基微纳结构的表界面性能及其原位表征方法;探讨了猫头鹰消声降噪的机理和规律,设计并加工了硅基微穿孔板降噪结构,制备出能够改善低频吸声特性的纳米结构材料;提出了利用纳米效应和微纳结构实现仿生偏振光与红外目标探测的技术方法,建立了曙暮光下天空偏振光分布模式模型和偏振敏感光栅的测角计算模型,并开展了纳米光栅与光电探测器的集成工艺研究;研制了动物运动行为与运动力学测试系统,得到大壁虎在不同材料表面上的运动学以及动力学规律,对大壁虎脚趾运动机理进行了建模与分析,研制出了能够在天花板上倒立爬行的粘附履带式机器人和CPG分级控制系统的钩刺式爬壁机器人。课题中期总结汇报结束后,专家组成员就项目课题设置、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研究队伍等方面提出调整意见,并对各课题进行了评估打分,本项目六个课题以全优的综合评价通过了中期检查。
    首席科学家梅涛研究员对各位专家给予的指导表示感谢,并表示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充分吸收专家的建议,提出了着力于聚集目标样机、拓展重大需求、加强课题合作及优化研究团队等方面的下一阶段项目研究调整思路,
要求各课题组注重把握课题特色,明确研究内容,加强联系与协作

(文/图  孙少明)